从2020年疫情爆发,到2021年生活的转变已经两年没有正儿八经的写文章去描述自己在帆软的经历了。
恍恍惚惚,已经在帆软圈子混了五六年有余。有时候有太多的想写,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落笔。每次有点灵感,但是想想,还是算了。这一次看到了一个采访“稚晖君”的视频,有感而发,还是想想,写点什么东西吧。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
2020年,武汉。
2020年,大家封城还在家的时候,而我还在农村过年,因为农村交通、信息的管制,连基本生活有时候都很难保证(因为家里没地没粮)。唯一活下来的就是少吃少动余粮不足挖野菜。然而最艰难还不是这,而是我姐已经在雷神山3个月了。
而对我爸妈来说“更不幸的是”:我收到一通电话,疫情需要我----武汉疾控中心需要技术支持,市政府颁发一纸通告,下午就一路畅通赶到了现场。
没想到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
没想到我这一去就是3个月不回家。
没想到这个项目一做就是2年还在抗疫。
经过3个月的鏖战,武汉疫情有所减缓,解封。
而我们依然还是抗战在第一线,“市疾控直报”,“确诊、疑似、无症状报表”,“核酸检测”,“红、黄、绿码”,“高风险地区查看”……,每天环绕我们,梦中都是核对数据和疫情情况。领导们反复核对数据来源、类型、医院、药店、境外等等方式验证数据和推敲数据才有现在抗疫的成功。这一次的经历才让我第一次明白原来数据是有着“使命”一样的职责。(PS:恕我不能公开做的内容,附上官方疫情模板)。
一场疫情催促社会数字化的变革,一省解封,一城开放,一码通行。数据技术是真的彻底地改变了生活,这种作用在疫情中被很好地凸显了出来。
而这场疫情,真正的驱动力其实就是后面默默付出的各种各样的人们,正是因为这些特别的存在才让人知道“因为有有他们的存在,所以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而这些人有一个特殊的称号,我想称之为“英雄”。
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延续下去。而所谓信心,就是希望。
--保罗·郎之万
2020-21年,我的生活。
工作依旧每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我早已为人夫,早已为人父。
有时候经常会戏谑自己说:我的人生就想拨快了的时钟,二十岁的人过着三十岁的生活。而改变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从2016年知道了帆软,2017年熟悉了帆软,2018年帆软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这两年,家里基本交给了妻子,而生活基本独自一人,陪伴我左右的基本就是工作。每天基本就是和数据相依为命,所以每天工作也很晚。工作也基本就是打开报表,处理数据和帆软相关的日常方案工作,所以基本被媳妇笑道:电脑才是你的老婆,我只是那个小三。
其实我以前学习的编程开发的时候,我最讨厌的一门就是—SQLserver从入门到精通。并且经常因为这一门的不合格拖我后腿,曾几何时一度鄙弃搞数据就是一个低水平的工作,搞JAVA才是正道。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不知不觉我已经做了这个行业五六年,我姑且称之为做的还行吧。回头想想其实自己当时并不是讨厌,而是畏惧,因为害怕出错所以不敢,不想,不做。但是做数据真是一个磨人的小妖精,就连公司的技术大咖都说“数据处理其实是一个很难的工作。”所以,我们不要让自己的畏惧阻挠我们追求的事务,应该去正视它,学习它,拥有它。
帆软作为数据的一个平台,我目前做出的成绩都是建立在平台之上的,我很感谢她,就想一直说的那样—是平台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这个平台。
所以我衷心希望平台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就像华为一样。
“They are half hacker,half analyst,they use data to build products and find insights”
他们一半是黑客,一半是分析师,他们用数据来做产品、他们洞察新时代。
--Monica Rogati
2021-2022年,每个人数据的明天。
过于先进的科技对于普通人就像魔法一样。
就像,当一个不熟悉我们行业的人,每次看到看到大屏的时候,都可能会惊叹一句“挖藕”。我觉得这就很酷。
生活不仅仅只能拥有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其实我对物质的满足度极低,而对精神度的满足极高。
有时候看到了很多新同事因为排斥新事物的学习,墨守成规的守着一亩三分地觉得很不甘。而他们往往看到其他同事会新事物的时候都是眼神却满是羡慕。
每个人学习道路上的成长其实就是好奇。
就像好奇的人会一直问我为什么有了FineReport为什么还要出FineBI?出了FineBI那简道云又是什么?最近又出了一个数知鸟?
因为好奇所以你才会去接受它、学习它、热爱它。
当你充满了好奇,你就会探索全新的领域,学习到数仓,了解了模型,熟知了算法。
然而你就会成为一个大佬,成为一个栈溢出数据工程师。
科技的道路上往往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数据道路亦是如此。
未来充满荆棘,扬“帆”,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