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这个小巧玲珑的滑珠图(Bead Plot),它就像是魔术师一样,可以把数据的分布和模式变得有趣而生动。这个小工具有着一大堆应用场景,比如在数据分布分析、分类数据可视化、时间序列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EDA)还有对比分析等领域,都能大放异彩。
滑珠图的魅力在于它的直观和易读性,可以将那些看似复杂难懂的数据分布,变得简单易懂,就像阅读一本好书一样轻松。当我们谈论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时,滑珠图就像是万金油,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展示和比较数据分布的场合。
准备好了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几个滑珠图的例子,让这些小珠珠带你领略数据的魅力吧:
咱们来弄一份原始数据先,挑个简单的就好,只要能看出来数据之间的小差别就行。
分公司 |
Q1费用 |
Q2费用 |
ty-1 |
895 |
1200 |
ty-2 |
710 |
1100 |
ty-3 |
832.4 |
895.3 |
ty-4 |
881 |
700.8 |
ty-5 |
560 |
766.7 |
ty-6 |
500 |
787 |
ty-7 |
482 |
734 |
ty-8 |
608.2 |
409 |
ty-9 |
604.8 |
390 |
ty-10 |
476.2 |
411 |
ty-11 |
341.5 |
476.2 |
ty-12 |
317.65 |
561.6 |
ty-13 |
275 |
522.6 |
ty-14 |
249.75 |
534.9 |
ty-15 |
222.6 |
471.5 |
ty-16 |
215.4 |
406.6 |
ty-17 |
416.2 |
145.9 |
好啦,现在咱们正式开始啦,先把数据上传至FineBI分析主题里去。具体怎么操作?嘿,这部分我就跳过啦,对于那些已经熟读基础教程的小伙伴们来说,这点操作小菜一碟。
接下来,只需简单地弄两步数据处理:
第一步,我们来添个“最大值”列。这一招其实就是在所有数据里找到最大的那个,然后再稍微往上加一把,为了图个方便,我直接把它设置成了1500;
第二步,加个“序号”列。这步没啥花哨的,主要是为了接下来给分公司字段排个序。
就这么轻轻松松两步,我们的数据就准备得差不多啦!
接下来是滑珠图可视化的精彩部分,眼睛睁大点,精彩不容错过!首先,咱们得挑一个自定义图表来开始这场视觉盛宴。按照指引一步步来:
首先,第一步,把最大值设置为“柱形图”;
接着,第二步,把另外两个字段变更为“点”图;
然后,第三步,给柱形图颜色设为:透明色,边框则选用淡黑色,这一操作是为了使这个柱子变成滑珠图的滑杆效果;
再然后,第四步,把三个字段的图形透明度都调到100%,因为点图默认可能会有点透明。
就这样,一步步把数据变成艺术,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幅数据艺术品的诞生!
经过前面的一顿操作,我们的滑珠图已经初露锋芒,接下来,我们要给它加点料,让它更加吸睛!
第五步,我们得把之前在数据集里精心准备的序号字段,像拖拉机一样拖到组件的细粒度里去。这么做的原因嘛,很简单,我们得用这个序号来给分公司字段排个队,毕竟默认的顺序有点乱,不够整齐划一。
就这样,轻轻一拖,我们的滑珠图就更加井然有序,准备迎接它的华丽变身吧!
好了,基础操作已经做得妥妥帖帖,现在让我们来点创意火花吧!怎么说呢,比如说,咱们可以把点图变换一下造型,换个新发型怎么样?圆的、星的、菱形的,你说了算!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玩转滑珠图的变体三重奏,保证让你眼花缭乱,心花怒放!首先登场的是变体一号,它带着半滑杆和那根不可或缺的连接线,就像是一位优雅的舞者,在数据的舞台上轻盈地跳跃。
紧接着,变体二号以极简主义者的姿态亮相,它大胆地去掉了半滑杆,留下的是一片清爽,仿佛是夏日里的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最后,变体三号隆重登场,它在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方向箭头,这可不是普通的箭头哦,它是指标顺差逆差的指路明灯,告诉你数据是向上攀升还是向下沉沦。
我们就以这位变体三号大师为例,一旦你掌握了它的精髓,那前两位大师的技巧自然就是小菜一碟,信手拈来。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在这滑珠图的变体世界里,尽情地玩耍吧!
嘿,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动手,给我们的滑珠图来个华丽变身吧!
首先,我们得把之前那个做得漂漂亮亮的滑珠图1复制一份,就像复制粘贴你的美食照片一样简单。
接下来,我们要做个小动作,把组件里的"最大值"字段悄悄地去掉,就像从你的冰淇淋上拿掉那颗樱桃一样。
然后,在左边的待分析字段区域,添加三个全新的计算字段。
第一个新字段,我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差值”。它的使命可不小,就是要用来连接Q1费用和Q2费用之间的那条神秘连线。
它的计算公式就像这样:
ABS(SUM_AGG(${滑珠图_Q1费用})-SUM_AGG(${滑珠图_Q2费用}))
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差值”字段,还要给它找个小伙伴——“最小值”字段。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个低调的英雄,它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要在图表上给我们的“差值”字段一个精准的定位,就像是在茫茫数据海洋中给它一个灯塔。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神秘,别担心,我们不需要现在就完全理解。就像看魔术表演一样,先保持一点神秘感,等会儿看到效果,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现在,让我们揭晓“最小值”字段的计算公式:
MIN(SUM_AGG(${滑珠图_Q1费用}),SUM_AGG(${滑珠图_Q2费用}))
注意:这个公式用的是:min函数而不是min_agg函数。两者用法有点小区别。不要写错哦。
我们的数据魔术秀还没结束呢!看我们的第三个计算字段——我决定给它起个响亮的名字:“Q2费用标签”。这个家伙,可不是普通的角色,它在我们的数据故事里扮演着关键的侦探。
让我来揭晓它的绝技:当它审视Q2费用和Q1费用时,它会灵巧地比较这两个数字。如果发现Q2的数字比Q1小,它就会巧妙地打出一个“◄”标记,就像是在说:“嘿,往这边看!”反之,如果Q2费用胜出,那么它就会展示一个得意的“►”,仿佛在自豪地宣布:“向前看,未来在这边!”
这个计算字段就像是我们的数据故事里的方向指示牌,用符号巧妙地告诉我们费用流向的变化。是不是觉得这个小巧思让整个图表都生动起来了?就像是给数据故事添加了一把翅膀,让它飞起来一样!
它的公式是这样的:
IF(SUM_AGG(${滑珠图_Q2费用})=max(SUM_AGG(${滑珠图_Q1费用}),SUM_AGG(${滑珠图_Q2费用})),"►","◄")
注意:这个公式用的是:max函数,也可以用min函数,只是判断结果不同,注意不要拼写错哦。
让我们一起进入可视化图表的奇妙配置环节吧!这一步简单得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只需要把我们刚刚精心制作的“差值”、“最小值”和“Q2费用标签”这三个计算字段,像拼图块一样拖拽到组件中。
接下来,按照我下面这张图的指示,稍微调整一下,就像是在给你的新发型做个微调,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完美。然后,瞧!一个全新的滑珠图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是不是感觉自己就像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呢?
让我们再加入些乐趣吧。下一个步骤就像是魔术般神奇——我们要克隆一个Q2费用字段,是的,就像给它制造一个孪生兄弟一样!
然后,给这位新来的成员换个形状:“点”图,让它在图表上亮闪闪地发光。记得哦,我们要让这位新星站在原来的Q2费用字段前面。这样的排列顺序可不是随意的,这是为了确保这些小亮点不会不小心遮挡了我们之前精心加工的箭头符号。
这样一来,我们的图表就像是准备好了迎接舞会的舞者,每个元素都彼此和谐地排列着,准备在数据的节奏中翩翩起舞。是不是感觉我们的图表越来越有层次,越来越立体了呢?快乐的派对才刚刚开始!
数据小艺术家们,是时候给我们的图表穿上晚礼服了!接下来的任务是将我们的图表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它成为数据世界的宴会之星。首先,我们要给那个严肃的差值字段换上一件经典的黑色礼服(颜色栏改成黑色),收腰至20的柱宽,真是既时髦又端庄!
然后,转向我们的“箭头”朋友们,我们也要让它们换上统一的黑色装扮,以便它们在舞池中更加引人注目。如果发现它们有点羞涩,不够突出,就给它们稍微调整一下大小,或者在横轴上改变它们的排列顺序,让它们自信地站在舞池中央。
想象一下,按下这些小调整后的效果,就像是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的那般:每个元素都在恰当的位置优雅地展示自己。这样一来,我们的图表不仅信息量十足,还美轮美奂。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的图表闪亮登场!
好啦,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幅精心打扮的图表杰作吧!
一起为这美轮美奂的成果鼓掌喝彩吧!
嘿,别看这些图表外表简单,它们可是数据世界里的故事大王呢!每一个线条、每一个色块,都在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数据故事。在数据分析的舞台上,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却又不失个性的图表,为数据分析师编织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数据画卷。
它们不仅让复杂的数据变得一目了然,更是用最直观的方式,让读者轻松走进数据的内心世界。当分析结果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时,它们就像是一首首动听的旋律,轻易就能打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弦。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这些图表时,不妨多给它们一些掌声,因为它们正用最简单的方式,讲述着最不简单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数据故事的讲述者点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