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信息化建设”,一切谈“数字化转型”都是耍流氓!

楼主
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本文为2024帆软智数大会演讲实录,扫码添加大师兄免费获取大会PPT:

鹏飞集团打造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新样板”

鹏飞集团,始创于1993年,30年来,在煤焦化领域深耕细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强大的人才支撑、科研创新驱动下,形成了煤炭、焦炭、化工、加氢站、汽车制造、智慧物流、地产、酒店、旅游、废旧物资再利用等十大版块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现拥有总资产已逾千亿,员工2.5万余人。

2021年起,鹏飞集团连续上榜中国企业500强。2022年以862亿元的营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64位,山西企业100强第9位,也是山西首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的企业。

夯实信息化基础深度数字化转型

鹏飞集团,作为一家核心业务以流程制造为主的重工业型企业,如果不夯实信息化基础,数字化就无从谈起。从2019年到2023年,鹏飞做了大量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一直到2024年才逐步把数字化成果形成落地。从全局来看,鹏飞集团的数字化管理转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信息化基础

ERP系统、大宗计量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安防管控平台等系统上线

第二阶段:业财初步融合

供应链财务全面打通、友云采线上销售采购上线、财务RPA机器人上线、帆软BI全面实施上线、5G调度指挥中心建成

第三阶段:夯实数字化基础

完成DCMM三级评估、两化融合AAA级评定、数据中台一期上线、鹏湾氢港智能化工厂投运、常信煤矿智能化矿山投运、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上线

第四阶段:深度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会计系统、帆软AI应用等上线

在集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刘峰先生的团队构建了完善的IT架构设计。在设计中,以帆软为核心的数据中台以及以ERP、IOT系统为核心的业务中台是整个架构的基础,以此输出各类的分析应用以及可视化的报表模型,最终对经营决策进行数字化支撑。这也是鹏飞集团目前整体项目建设的主要路径。

IT信息化建设及数字化管理,归根到底还是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举例来说,决策往往在会议中产生。鹏飞集团有一套严密的会议系统,项目中搭建的每张报表都为对应会议进行数据支撑,完整的指标体系横贯了管理的全流程。

信息化系统建设+帆软数字化工具实现企业数字化管理

接下来,刘峰先生分别从供应链数字化和设备数字化两大角度,来分析鹏飞集团如何应用信息化+帆软的数字化工具去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

案例1: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帆软BI+帆软AI

在鹏飞集团的供应链系统整体架构建设中,ERP系统横向打通BIP供销协同与社交协同系统,纵向打通帆软系统,最终实现报表和管理驾驶舱。

在此过程中,鹏飞集团做到了包括ERP当中的供应商档案的自动更新、安全库存、自动生成、采购计划、需求计划、自动平衡、供应商线上报价以及自动生成订单、合同自动生成,再到订单入库查询的自动对比、质保、合同定期生成付款单等等一系列应用,总计10个打通,10个自动化。

对于重生产的企业来说,准确发起物资采购计划需要巨大的工作量。鹏飞集团目前50%的物资采购计划由系统自动发起,发起后自动通过ERP平台关联到线上采购平台,平台里的四万多家供应商可实时查看,并发起报价。报价单自动打开并形成红绿两种颜色,供采购人员参考选择,同步自动形成风险预警,推送对应领导。这些订单通过审批后会自动生成采购合同,同时自动关联付款计划。在此过程中,团队打通了一系列供销协同,每个流程系统自动推送相关信息,做到业务流程高度阳光、透明。

刘峰先生多次提到,一个企业没有把信息化做扎实,就没有办法做数字化管理。鹏飞集团和帆软的合作也是建立在ERP系统深度信息化的基础上。目前集团全过程数据挖掘分析已累计完成200多张报表,涵盖物资分析等等,这些分析也会运用于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

为了对报表的关键性指标进行即时分析,同时用直观且口语化的方式进行定时管理,鹏飞集团联手帆软落地了AI智能分析日报,对底层报表进行二次再分析。此项目重点在于对绩效未完成情况进行二次提示。除此之外,团队也落地了移动端的提醒,可对整体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智能化分析。

总体而言,此项目在集团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价值。直观地说,从19年到24年,鹏飞集团煤矿数量增加了8倍,但物资供应采购人员从45人减少到27人,整体采购成本降低5%以上。除此以外,采购周期缩短一半,计划执行率提升15个百分点,这些非显性价值都有赖于整体数据分析及计划执行的效率提升。

案例2:设备数字化管理+帆软BI

刘峰先生把物资采购的过程比喻为资金由货币状态转为固定的设备状态。他认为设备的后续管理乃至线上管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即如何实现ERP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这两个异构系统之间的打通。

团队把设备线上管理平台和ERP系统之间进行了编码打通,并进行了主数据治理工作。ERP中的新增资产设备、固定资产可直接推送到设备管理平台,形成现场管理台账,后续系统会形成自动关联的定时巡检、润滑、检修工单,并直接推送至工人的手机,照计划执行完成后,系统把设备温度、震动参数等数据直接上传服务器,以此实现设备运营状况实时监控。

团队同时对整个工人作业流程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并通过系统进行数据留痕。在此基础上,帆软系统便可对积累的数据进行挖掘作业,形成设备全生命周期分析表单,其中涵盖包括设备生产信息、安装位置、润滑记录、检修作业等各种数据记录。在集团公司层面,对此类信息进行大的汇总以后,决策层便可以在全集团公司的范畴内,对整体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了解,并对这些煤矿和工厂的设备管理实现闭环的量化指标和量化管控。

最后,希望通过刘峰先生的分享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在企业的IT建设、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让信息化产生的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生产力。

篇幅有限,本文仅能阐述2024帆软智数大会部分内容。若想了解完整的2024帆软智数大会,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https://s.fanruan.com/cd9jj查看。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