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矩阵分析图制作详细步骤(finebi VS Powerbi)

楼主
BI工程师,公众号《BI瓶子》

波士顿矩阵分析图制作详细步骤(finebi VS Powerbi)

FineBI制作波士顿矩阵分析

#接单平台 #接单群 目前已组建 BI 团队,成员人数 160+,专注解决 BI 和自动化相关:PowerBI、FineBI、Finereport、quickbi、永洪 bi、Excel、mysql、VBA、Power Automate、Power apps等技术服务。 

有意联系瓶子微信:wdfyqx

#波士顿矩阵分析图制作详细步骤 现在有一个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有些商品卖得飞快,利润丰厚;有些销量稳定,是利润的基石;有些虽然增长快但还在亏钱;还有一些则几乎无人问津...

如何快速理清头绪,决定对每种商品投入多少资源(比如促销、采购、甚至淘汰)呢?

这就需要引入一个经典的业务分析工具——波士顿矩阵,它可以快速评估产品线或业务单元的价值,而且只用两个关键维度:

市场增长率(纵轴): 衡量市场本身的吸引力(快增长 or 慢增长)。
相对市场份额(横轴): 衡量你在这个市场的竞争力(领导者 or 跟随者)。

这两个维度交叉,形成四个象限,形象化地分类你的业务:
明星: 高增长 + 高份额。潜力大,需重点投入。
现金牛: 低增长 + 高份额。利润基石,提供稳定现金流。
问题: 高增长 + 低份额。有潜力但需谨慎投资。
瘦狗: 低增长 + 低份额。通常建议缩减或淘汰。

简单的说,波士顿矩阵帮你识别谁是未来希望(明星)、谁是利润支柱(现金牛)、谁需要抉择(问题)、谁该放弃(瘦狗),从而优化资源分配。

之前使用PowerBI制作波士顿模型,参考:

Power BI实用案例——波士顿模型第一期

Power BI实用案例——波士顿模型第二期

今天我们来用FineBI来演示一下如何制作波士顿矩阵分析图。

使用版本:FineBI6.1

操作步骤:

1、导入Excel数据

(订单明细表、销售统计表)、将两个表建立联系(以两表共有的产品ID字段建立联系)

2、创建钻取目录:

将产品名称拖拽至类别下

3、添加计算字段:

公式:客单价=SUM_AGG(${销售统计表_总销售额})
/COUNT_AGG(${销售统计表_订单数})

 

4、选择散点图,

将毛利润拖拽至横轴、客单价拖拽至纵轴;设置图形属性:将类别拖拽至颜色及标签处;如需调整散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直接点击大小和形状选项

5、设置平均客单价、平均销售利润警戒线:

分别点击毛利润和客单价-设置分析线-警戒线(横向/纵向)-选择平均值

6、优化组件样式:

组件样式-网格线/图例取消勾选,让图表更加简洁

7、下钻:

如需查看类别下的产品名称,点击散点即可实现下钻至产品名称

 

8、得出波士顿矩阵分析图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象限:高利润率 + 高客单价 → 黄金客户

 第二象限:高利润率 + 低客单价 → 高效长尾 

第三象限:低利润率 + 高客单价 → 虚胖客户

 第四象限:双低 → 低价值客户 

家电、电子产品为高利润高客单价产品,需防集中风险;食品和个护是高利润低客单价产品,可以规模复制。

如需保持高利润 → 深耕第一象限,

若提升利润 → 改造第三象限

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回帖数 1关注人数 733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25-7-8 21:4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