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BI学习总结

楼主
我是社区第3369990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1、学习初衷

(1)个人介绍
  • 帆软社区用户名石涵澎,目前就职于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我司是交通行业的领头人;目前从事数据处理工作,个人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数据分析
(2)学习初衷
  • 我的学习之旅源于一个明确的职业需求与个人兴趣的交汇点。作为一名需要频繁与数据打交道的从业者,我深知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式(如Excel的公式、数据透视表)已逐渐触及效率和洞察深度的天花板。在日常工作中,我迫切需要一种更强大、更直观的工具来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将数据转化为更具说服力的视觉叙事,从而为决策提供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
  • 同时,这也是一次关键的​​自我突破​​。我渴望系统性地掌握一门现代化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构建完整的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分析、呈现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零散的知识点。FineBI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智能工具,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敏捷的可视化特性深深吸引了我,驱动我投身于这次系统性的学习之中。

2、作品简介(作业10)

 (1)业务背景/需求痛点

​业务背景​​:

  • 作为电商数据分析师,日常工作包括市场趋势分析、竞品监控、销售预测和库存优化等

  • 亚马逊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手机销售数据具有重要的市场参考价值

  • 需要定期对平台销售数据进行监控分析,为选品决策、定价策略和营销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需求痛点​​:

  • 缺乏对亚马逊手机市场整体格局的系统性认知

  • 难以准确判断各价格区间的市场竞争程度和机会空间

  • 需要科学评估不同品牌、不同商品状况的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

  • 缺乏数据驱动的库存管理和定价策略指导依据

(2)数据来源

​数据采集​​:

  • 使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对亚马逊平台手机商品进行爬取

  • 采集时间:2025年9月12日

  • 采集字段:商品标题、价格、评论数量、物品状况、库存数量、销量、退货政策等

​数据规模​​:

  • 原始数据:1,253条商品记录

  • 数据表结构:包含7个关键字段的商品信息表

  • 数据质量:经过清洗和去重,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3)分析思路

​整体分析框架​​:

围绕"市场现状-竞争格局-消费者行为-商业决策"的分析路径,构建了以下分析维度:

​具体分析模型应用​​:

  • ​RFM模型变体​​:基于价格、销量、评论数量进行商品价值分层

  • ​四象限分析​​:通过价格-销量矩阵识别明星产品、问题产品等

  • ​TOP分析​​:识别各维度下的头部商品和品牌

  • ​相关性分析​​:研究评论数量、价格、销量等指标间的关联关系

(4)数据处理

​预处理阶段(Python处理)​​:

# 品牌名称提取和标准化
def extract_brand(title):
    brand_keywords = {
        'apple': '苹果', 'iphone': '苹果', 'samsung': '三星',
        'xiaomi': '小米', 'redmi': '红米', 'huawei': '华为'
    }
    for keyword, brand in brand_keywords.items():
        if keyword in title.lower():
            return brand
    return '其他'

# 价格区间分组
def price_group(price):
    if price < 200: return "Under $200"
    elif price < 400: return "$200-400"
    elif price < 600: return "$400-600"
    elif price < 800: return "$600-800"
    elif price < 1000: return "$800-1000"
    else: return "Over $1000"

数据处理难点与解决方案​​:

  1. 1.

    ​品牌识别难题​​:商品标题中品牌名称表述多样,通过建立品牌关键词词典实现标准化

  2. 2.

    ​价格区间划分​​:采用业务导向的不等宽分组,更符合市场实际情况

  3. 3.

    ​异常值处理​​:识别并处理价格异常高或低的极端值,避免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

  4. 4.

    ​数据完整性​​:对缺失的评论数、销量等字段进行合理填充和标记

​FineBI数据处理​​:

  • 使用自助数据集进行数据关联和字段计算

  • 创建计算字段进行指标衍生和分类汇总

  • 设置参数实现动态区间调整和对比分析

(5)可视化报告

​数据含义表达和图表排版​​:

  • ​整体布局​​:采用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结构

    • 顶部:关键指标卡,展示市场核心数据

    • 中部:分布分析图表,揭示市场结构特征

    • 底部:关联分析和明细数据,提供深入洞察

  • ​色彩设计​​:

    • 主色调:使用蓝色系表达专业和可靠

    • 辅助色:橙色用于突出重要数据和异常点

    • 一致性:相同维度使用统一色系,确保视觉一致性

  • ​组件业务含义​​:

    • 指标卡:快速了解市场总体规模和水平

    • 环形图:展示分类数据的占比和分布情况

    • 散点图:分析两个连续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柱状图:比较不同分类下的数值大小差异

    • 明细表:提供详细数据查询和个案分析

​分析结论与业务价值​​:

​发现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发现​​:中端市场($400-800)存在供给不足但需求旺盛的机会空间

  • ​解决方案​​:建议增加该价格区间的产品供给,重点关注高性价比机型

​效率提升价值​​:

  • ​分析效率​​:将原本需要3-5天的手工分析缩短至2小时内完成

  • ​决策效率​​:提供实时数据看板,支持快速业务决策和策略调整

​业务影响与决策支持​​:

  • ​产品策略​​:基于品牌和价格分析,优化产品组合结构

  • ​定价优化​​:根据价格-销量关系,制定差异化定价策略

  • ​库存管理​​:基于销售速度和库存周转分析,优化库存水平

  • ​风险防范​​:识别过度竞争区间,避免无效库存积压

​最终成果​​:

通过本次分析,为电商手机销售业务提供了以下核心价值:

  1. 1.

    明确了各价格区间的市场机会和风险

  2. 2.

    识别了具有增长潜力的品牌和产品类型

  3. 3.

    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定价和库存管理建议

  4. 4.

    建立了可持续的市场监控和分析框架

该分析不仅解决了当前的业务痛点,更为未来的数据驱动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学习总结

(1)学习经历

这段学习周期是一段充满挑战又极具成就感的旅程。为了跟上课程进度并高质量完成作业,​​熬夜学习​​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数据集和调试仪表板交互时,常常不知不觉就工作到深夜。虽然辛苦,但每当一个组件完美呈现、一个分析思路通过图表清晰落地时,那种成就感足以驱散所有的疲惫。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在社群里​​结交了新朋友​​,我们互相解答疑惑,分享各自在操作中发现的“神技巧”和踩过的“坑”。这种共同进步的氛围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当然,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件让我想“​​吐槽​​”的事:有一次作业,我投入了大量精力,自认为分析逻辑和可视化效果都做得不错,却因为对作业要求的某一项细节理解有偏差而得了低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数据领域,​​精准理解需求​​和​​技术实现​​同样重要,这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课程建议​​方面,我认为整体的课程设计非常系统,从基础到高级,循序渐进。如果可能的话,希望未来能增加更多关于复杂业务场景下的案例分析,让学员能更好地将工具与实际业务相结合。

(2)个人成长

  • ​掌握的技能和方法​​:通过这次学习,我系统性地掌握了FineBI的核心功能。从最初的数据连接、基础处理,到熟练运用自助数据集进行复杂的数据清洗与整合;从简单的图表制作,到构建具有联动、钻取等交互功能的完整仪表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来讲故事,如何通过图表的选择和排版来清晰地传递业务洞察。

  • ​最印象深刻的内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数据可视化原则”和“仪表板设计思维”部分。它颠覆了我过去认为“图表越多越好看越好”的认知,让我明白了“​​Less is more​​”的真谛,即每一个组件都应有其明确的业务含义,整体的布局和色彩都应服务于内容的有效传达。

  • ​学习初衷的实现​​:回顾学习初衷,我认为已经​​达成了90%以上​​的目标。我不仅学会了使用FineBI这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数据分析的思维框架,能够更有条理地面对业务问题,并通过数据找到答案。这完全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

  • ​关于FCP考试​​:我​​非常有信心能够拿下FCP考试​​。系统的课程学习加上高分的作业实践,让我对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都有了充分的掌握和准备。

  • ​个人的心得体会​​:这次学习再次印证了​​坚持的意义​​。每一个复杂仪表板的背后,都是从0到1的不断尝试和优化。在数字化时代,​​终身学习​​已不再是口号,而是保持职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这次成功的FineBI学习经历,极大地增强了我迎接下一个技术挑战的信心。我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这项新技能深度应用于我的日常工作,让数据真正产生价值,驱动业务增长。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回帖数 1关注人数 170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3 天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