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BI从入门到精通训练营结业报告
帆软社区用户名:露2711 公司名称:传神语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岗位:财务BP及数据分析人员 报告时间:2025年9月
一、学习初衷
(1)个人介绍
我目前就职于传神语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财务BP及数据分析相关工作。传神语联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语言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多语信息处理与语言技术创新,业务覆盖翻译服务、语料数据、智能翻译平台等多个领域,服务于政府、企业、出版、教育等行业。
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负责营销线的财务支持工作,涵盖预算管理、经营分析、绩效评估、应收账款监控等内容。随着公司数据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意识到传统的Excel工具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分析需求,因此开始主动寻求更高效、更智能的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我对数据分析方向有浓厚兴趣,尤其关注如何通过数据洞察支持业务决策、提升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此次参加FineBI的学习,正是希望通过系统掌握BI工具,提升自己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一线。
(2)学习初衷
我最初是通过帆软BI的售后团队了解到本次“FineBI从入门到精通”训练营的。此前公司已有使用简道云的经验,但在数据分析方面仍主要依赖Excel和人工汇总,效率较低。售后团队在协助我们优化报表系统的过程中,推荐了此次训练营,鼓励我们深入学习FineBI,以实现从“报表展示”向“数据洞察”的升级。
选择参加本次学习班,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 工作需要:作为财务BP,每月需输出营销大区的经营分析报告,涉及大量数据整合、指标计算与可视化展示,传统方式耗时耗力,亟需工具升级。
- 自我突破:希望通过掌握BI工具,提升自身在数据分析领域的专业能力,从事务性财务向战略性财务转型。
- 兴趣驱动:对数据可视化、数据建模等内容有浓厚兴趣,FineBI的拖拽式分析和自助数据集功能非常吸引我。
二、作品简介(因未脱敏就不展示,但实际值已运用)
(1)业务背景 / 需求痛点
我所在的公司营销线每月需进行一次经营分析,核心任务包括:
- 分析各大区销售目标完成情况
- 评估重点产品、渠道、人员的业绩贡献
- 识别异常波动,提出改进建议
- 向营销管理层汇报数据洞察结果
需求痛点:
- 数据来源分散,涉及CRM、ERP、财务系统,人工整合耗时
- 分析维度多(时间、区域、产品、人员),传统Excel难以快速切换视角
- 图表更新滞后,无法支持实时决策
- 分析结论缺乏可视化支撑,汇报效果不佳
因此,我借助FineBI,围绕“营销大区月度经营分析”主题,构建了一套可视化分析模型,旨在提升分析效率与决策支持能力。
(2)数据来源
本次分析所用数据均来自公司内部系统,已做脱敏处理:
表名 |
含义说明 |
sales_order |
销售订单表,包含订单编号、客户、产品、数量、金额、订单日期、销售人员、所属大区等信息 |
target_plan |
销售目标表,包含月度销售目标,按大区、产品、人员维度设定 |
employee_info |
员工信息表,包含销售人员编号、姓名、所属大区、入职时间等 |
product_info |
产品信息表,包含产品编号、名称、分类、渠道类型等 |
(3)分析思路
在拿到数据后,我围绕“经营分析”主题,拆解了以下三个主要分析方向:
1. 人员维度分析
- 目的:评估销售人员业绩达成情况,识别高绩效与待提升人员
- 方法:使用TOP分析、同比环比、目标达成率
- 图表:柱状图(月度销售额排名)、折线图(个人业绩趋势)、仪表盘(目标完成率)
2. 产品维度分析
- 目的:分析重点产品的销售表现,识别增长潜力与下滑风险
- 方法:产品销售额占比、月度趋势分析、同比分析
- 图表:饼图(产品占比)、折线图(产品趋势)、组合图(销量与金额对比)
3. 渠道维度分析
- 目的:评估不同渠道的贡献度与稳定性
- 方法:渠道销售额对比、渠道增长率分析
- 图表:条形图(渠道销售额)、雷达图(渠道综合评分)
分析模型应用:
- 使用目标达成模型评估实际与计划的偏差
- 使用趋势分析模型识别增长或下滑拐点
- 使用结构分析模型识别主要贡献因子
(4)数据处理
在FineBI中,我主要通过自助数据集完成数据清洗与建模,重点步骤如下:
1. 数据整合
- 将sales_order与target_plan通过“大区+月份”关联,计算目标达成率
- 将sales_order与employee_info、product_info关联,补充人员与产品属性
2. 字段处理
- 新增计算字段:“目标达成率 = 实际销售额 / 目标销售额”
- 新增分类字段:将产品按销售额分为“高/中/低”三档,便于TOP分析
- 时间字段处理:将订单日期拆分为年、月、季度,支持多维度时间分析
3. 数据清洗
- 去除异常订单(如金额为0或负数)
- 统一人员编号格式,解决因大小写不一致导致的关联失败问题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 问题1:目标表与实际表粒度不一致(目标按月,订单按日)
- 解决:在自助数据集中新增“月份”字段,统一聚合粒度
- 问题2:部分销售人员存在调岗情况,导致大区归属错误
- 解决:以订单发生时间为准,关联历史组织架构表,确保归属准确
(5)可视化报告
1. 数据含义表达与图表排版
我设计了一份名为《营销大区月度经营分析报告》的仪表板,整体布局如下:
- 顶部:核心KPI指标卡(销售额、目标达成率、同比增长率)
- 左侧:人员业绩排名(TOP10销售人员柱状图)
- 中部:产品销售额趋势(折线图)+ 产品占比(饼图)
- 右侧:渠道销售对比(条形图)+ 渠道增长率(折线图)
- 底部:大区达成率热力图(按月份与大区交叉展示)
颜色设置:
- 使用公司品牌色系(蓝色为主,绿色为辅)
- 达成率低于80%标红,80%-100%为黄色,100%以上为绿色,便于快速识别异常
2. 分析结论与业务价值
通过本次分析,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 发现问题:某大区连续两月目标达成率低于85%,主要原因是重点产品A销量下滑,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产品在主要渠道中的推广力度不足,建议加大渠道激励政策
- 提升效率:原本需3人天完成的月度经营分析,现在通过FineBI自动化更新,仅需0.5人天,效率提升80%
- 影响决策:基于数据洞察,营销部调整了Q3产品推广策略,将资源集中于高成长产品B,预计可提升整体销售额5%以上
三、学习总结
(1)学习经历
回顾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收获颇丰:
- 熬夜学习:每次为了赶上学习进度和完成作业,曾连续几个晚上研究数据集的关联逻辑,虽然辛苦,但当图表成功展示那一刻,成就感满满
- 结识伙伴:在训练营群里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数据分析爱好者,大家互相答疑、分享经验,氛围非常好
- 感谢的人:特别感谢我们的助教老师,每次作业都认真点评,指出不足,帮助我不断优化分析思路
课程建议:
- 希望后续能增加更多行业案例,比如互联网、制造、零售等,便于学员对照自身业务场景
- 建议增加FineBI高级函数的讲解,如LOD表达式、表计算等,提升分析深度
- 希望课程节奏稍作调整,后期作业较多时,能适当延长提交时间
(2)个人成长
通过本次学习,我实现了从“Excel分析”向“BI分析”的跨越:
- 掌握技能:熟练使用FineBI进行数据建模、自助数据集处理、图表设计与仪表板搭建
- 分析思维:学会了从业务问题出发,拆解分析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形成数据洞察
- 工具融合:将FineBI与现有ERP、CRM系统对接,初步实现数据自动化更新
初衷达成情况:
- ✅ 工作需要:已能独立完成月度经营分析仪表板,获得领导认可
- ✅ 自我突破:从事务性财务向数据型财务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 ✅ 兴趣驱动:对数据可视化的热情进一步激发,计划继续深造数据分析建模
FCP考试信心:
- 经过系统学习与实战演练,我对FCP考试充满信心,计划在下个月报名参加
心得体会:
- 数据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业务的语言。掌握BI工具,让我能更好地“听懂”业务的声音
- 学习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每一次突破都让我更加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已准备好,继续在数据的世界中探索、成长
四、结语
感谢帆软提供如此系统、实用的学习平台,感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与助教。FineBI不仅是一款工具,更是我职业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愿我们都能在数据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洞察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