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企业里,财务和业务的沟通常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
财务总说:“利润下滑了,要控制成本。” 业务却反驳:“销量增长很好啊,怎么会亏?”
两者其实都没错,只是关注角度不同。财务关注的是报表上的最终结果——利润增加还是减少;而业务看的是过程中的具体动作——销售、推广、采购等是否到位。
这种“结果和动作之间的脱节”,促使了进阶的财务分析—经营分析需求的产生。
那么经营分析到底是什么?和传统财务分析有什么差别?该怎么落地实施?应该怎么今天一篇给你讲明白!
01
什么是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通过企业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产和负债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健康状况和资源使用效率。
它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
- 企业利润是增还是减?
- 哪些成本或费用占比过高?
- 毛利率、净利率和去年相比有何变化?
你可以把财务分析理解为一个结果指标,只告诉你企业经营结果是什么,而不涉及任何的经营指导
01财务分析常用的数据指标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包括:
例如,一家餐饮企业去年净利润是 800 万,今年只有 600 万。财务分析会告诉你:利润下降 200 万,其中原材料成本增加了 80 万、人工成本上升了 50 万、门店租金涨了 30 万,其余为其他费用增加。而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增加,怎么办。
02财务分析常用的工具
杜邦分析法
用于分解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找出利润变化的具体驱动因素。
ROE = 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Z-score 模型
财务风险预测工具,用于衡量企业破产或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通过对企业营运资金、留存收益、息税前利润(EBIT)、资产规模和销售额等关键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一个Z-score值,过低则破产风险高
现金流量折现法(DCF)
通过预测未来自由现金流,并折现回当前,估算企业价值。
02
什么是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关键业务数据(如销售、库存、生产、渠道、客户、营销等)进行拆解和跟踪,找出影响利润和业绩的具体环节,从而指导企业做出改善动作。
它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
- 为什么销售额增加了,但利润没有同步提升?
- 哪些产品卖得快,哪些产品滞销?
- 广告投放的钱花到哪里去了,效果如何?
- 库存是不是过高,资金是不是被占用太多?
你可以把经营分析理解为动作指标,它不仅告诉你结果是什么,还会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并进一步提示“接下来该怎么做”。
01经营分析常用的数据指标
经营分析常用指标包括:
举例: 还是那家餐饮企业,今年净利润比去年少了 200 万。财务分析只能告诉你“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了”,但经营分析会进一步拆解:
- 原材料成本增加,是因为某几道新品采购量大,但销量并不好,导致浪费;
- 人工成本上升,是因为新开的三家门店上座率不足,员工利用率低;
- 租金上涨,是因为某些选址不佳的门店收入覆盖不了成本。
这样,经营分析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成本增加”,还指出了“问题具体出在哪里”,让管理层知道下一步应该在哪些动作上优化。
02经营分析常用的工具
漏斗分析法:将客户从“接触 → 兴趣 → 购买”的过程分层拆解,帮助识别转化率低的环节。
结构拆解分析:把整体收入或利润拆分为产品线、区域、渠道等维度,判断哪些环节贡献度高、哪些环节拖后腿。
对比分析(横向/纵向): 纵向看不同时间段的趋势变化,横向对比不同门店、不同地区或不同渠道的表现,发现差距。
关键指标看板(KPI Dashboard): 把动销率、库存周转、客单价、转化率等核心指标可视化,帮助管理层快速发现异常波动。
03
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2步法
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不是某个模型一套就能解决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也不是某个分析工具就能直接落地的。要真正实现转变,必须做到 两个层面:
01第一步:搭建框架
经营分析的落地,前提是企业管理本身是有序和科学的。如果企业管理混乱,财务部门往往需要在企业“一号位”的支持下,推动各部门逐步形成分析习惯。
一二三法则:
一:经营分析是一号位工程,需要最高领导支持。
二:经营分析必须结合两个视角——财务视角(结果)+ 经营视角(动作)。
三:基于责、权、利三方面布局分析框架。
框架思路:
不同企业没有现成模板,可以结合 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找到自身的历史问题、当下困境和未来机会,搭建适合自己的经营分析框架。
在框架中,财务部门侧重效益分析与结果总结,业务部门深挖业务过程,其他职能部门提供专项分析,最终共同汇总形成集团级的业绩分析。
02第二步:深入细节
框架只是方向,真正的价值在于深入业务细节,找到经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 财务分析多看结果,如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 经营分析则要下沉到业务过程,比如品牌的坪效、客流、转化率、促销效果等。
-
核心维度可归纳为“三个关注”:
- 经营效益:是否赚钱(如营业额实现率、综合毛利率、费用率);
- 经营效率:赚钱的快慢(如存货周转率、人均劳效、坪效);
- 经营能力:可持续赚钱的能力(如商品周转率、库存天数、淡旺季库存管理)。
只有通过持续追踪细节指标,并随着业务变化不断迭代,经营分析才能真正落地,帮助企业实现从“看结果”到“抓动作”的升级。
★
希望今天的解释能够让你看懂什么是财务分析,什么是经营分析!
九数云财务分析模板,涵盖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杜邦分析等50+可视化看板,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九一对一服务。
/END/